教师|学生|访客 学校官网
 
好香!杭医食堂成为劳动教育的“新鲜”现场
发布日期:2022-05-19访问次数:字号:[ ]

洗菜、称重、记录,这两周,杭州医学院学生食堂的厨房里多了一批学生——每天都有15个左右的学生,在厨房里和师傅们一起忙碌。按照菜谱,学生们将每个菜的原材料清洗干净,然后称好重量,等大厨们把菜做好后再称重一次……这是杭医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生动现场。

据悉,这场“趣”“味”横生的劳动现场来源于一个国家级课题——《长期膳食数据精准采集及营养评估技术的建立》。杭州医学院机关党委四支部利用学校食品学科专业优势,与承担上述项目子项目的杭州市疾控中心第三党支部开展了一次共建活动,把项目开展现场带入了杭医食堂。这期间,同学们和大厨们共同完成了300个菜的烹制,并精确记录下每个菜的分量。

传统的膳食采集技术精准性和时效性不足,适用范围局限,现有的营养评估方法缺乏精准、高效的个体化评价技术支撑。”杭州市疾控中心第三党支部书记朱冰说,“创新膳食数据采集和营养评估技术是新时期开展营养监测、营养研究和营养干预的科技支撑。”他介绍说,该课题利用信息技术抓取网络信息研制我国不同型别、地域特色的标准化食物影像与成分库,研发食物识别和估重技术以及智能电子秤,寻求基于互联网、深度学习算法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膳食采集新方法,开发相应的膳食精准采集系统和工具包,为精准评估我国居民膳食摄入、膳食与健康关系等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撑。

“这些菜的称重要精确到克,”杭医学生劳育志愿者负责人常雅萱同学一开始并不清楚自己负责组织的这次劳育活动有如此大的课题意义和社会价值。“对我们而言,整个劳动的过程是简单的,操作要求却不低。”同学们用课题组提供的专用电子秤,细致地称出每个菜的分量,制作完成的菜还要从八个角度进行拍摄,供上传建立营养菜谱图册。

“这是我第一次接受这样的劳动教育!”杭医口腔2001班吴圣状同学说,这也是他第一次“有幸”走入学校食堂的厨房,感觉很新鲜,劳动起来也很“带劲”。口腔2101班的张冯圆同学形容道,“这种劳动还真的是‘有滋有味’!”

口腔2001班的张阳同学则对大厨们的辛劳表示了钦佩,“之前光看到现成放好的一份份菜,在厨房我才感受到这些菜背后师傅们付出的汗水。”“参加过这种活动,我们对劳动和珍惜有了更深的体会。”口腔2002班的叶阳天同学这样说。

“当下的劳动教育有别于以前的实践活动。”杭医劳育中心(筹)负责人刘俊汲表示,目前,杭州医学院正积极推进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并将劳育有机融入学生社区和校外实践等各个领域,逐步形成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另据透露,此次“课题式劳育”中烹制完成的菜品,为在校贫困生免费提供。

(团团)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新闻动态
扫描二维码
收藏本页面链接